公网通信在南方电网的应用主要在应急通信、农网信息化、配网自动化及营销自动化以及日常办公。在应急通信中通过租用光纤、电路资源作为电网实时控制业务的备用通道;通过租用电路资源实现农网信息化;通过租用公网GPRS/CDMA无线通信资源解决配变监测、大客户负控、低压集抄等通信问题;以及实现办公互联网接入、办公电话外线、传真、移动电话等。然而,由于公网通信主要面向社会大众,还没有制定专门针对电力企业工业化控制和信息安全需要的技术服务,目前使用中还存在网络不稳定、需求及故障处理滞后等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3 电力通信业务发展及其对通信的新需求
3.1 电力运行业务的发展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绿色电网体现在更多的应用可再生能源、电网设备与环境和人的和谐、更高的电能质量和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以超(特)高压远距离输电和智能电网为特征的现代化电网架构正体现了这一目标。同时,绿色电网的目标还呈现出电网技术的以下发展趋势:输变电设备的紧凑型、数字化、无污染、组合化和高可靠性;配、用电设备智能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电网设备运维更加注重抗灾容灾、远程监控、状态检修与风险评估;电网调度运行更加注重节能、自动化和一体化智能调度;配网运行更加注重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围绕绿色电网的目标,高效储能、FACTS与定制电力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等技术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此外,继电保护、安稳装置业务提出接口光纤化、统一时间标识的新要求。在十二五期间,继电保护通信业务将推广采用光纤通道,同时要求装置能通过以太网接入站内自动化系统和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应能接受站内对时系统统一提供同步时钟信号,其实时性要求保持与当前要求一致,保护信号的传输延时要求在12毫秒以内;可靠性要求为500千伏线路每套主保护和220千伏线路两套主保护均采用两条完全独立的通信通道。具有光纤通道的线路,其主保护优先考虑采用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正在开展保护装置直接通过光口接入通信通道的研究,预计今后设备间将统一采用2M光接口。
在十二五期间,安稳装置在主站、子站及执行站之间通信技术采用复用2Mb/s光纤通道。实时性要求保持与目前要求一致,信号的传输延时要求在30毫秒以内;可靠性要求为每套稳控系统采用两路完全独立的传输通道。
变电站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可以看出,南方电网电力通信将从站间通信延伸到站内通信。变电站内部通信物理层逐步向单模光纤发展,统一采用LC接头;高速、大容量的传输设备成为变电站通信的发展方向,逐步取消PCM设备及低速接口。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遥信、遥测、遥控数据要求带宽很小,但数量庞大。按照网公司城农网建设规划,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将有72万个配网站点需要通信支持。配电网设备大多安装在线路上和配电房挂式柜中,操作空间狭窄,要求配电网通信设备能够便于安装和调试,减少日常维护量;又因配电网通信覆盖面广,通信设备必须具有远程管理功能。同时,配电网通信设备大多安装在室外,自然环境恶劣,要求设备具有工业级标准,能够承受要求较高的温度、湿度并具有防雷能力。
这些技术的共同点是:数据传输延时更短,将缩短至毫秒量级;带宽更高,将达到几兆甚至是几十兆;路径要可控、通信路由要更可靠,电网控制业务的路由必须是全程全网的管控,通信传输的时间参数将成为电网控制业务的关键参数;覆盖范围更广,将覆盖至10kV甚至是220/380V电网;统一的时间、频率系统,电网控制业务、通信设备失去时间、频率将无法工作,后果不堪设想;此外,通信设备需要在更加苛刻的环境下稳定运行。这些变化对电力通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3.2 企业管理信息类业务发展对通信技术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