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对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其城市品位、景观要求和安全供电的不断提高,迫切要求架空电力线路入地敷设。由于架空电力线路入地工程是结合道路、“三线”,给排水、煤气等综合管道进行改造时,施工单位多,改造范围大、工期紧,因此必须要以超常规、高效运作,确保配套改造工程圆满完成。
1 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架空电力线路入地改造工程的实施,总牵头一般为建设局,首先由建设局召集绿化、路政、路灯、电力、电信、广电、给水、排水、煤气、交警等相关单位,召开工程前期协调会议,并成立工程指挥中心和工作小组。作为电力部门,应在会上或会后收集以下几方面资料:
·道路施工图设计(电子版)及该区块城市中远期规划;
·政府部门或建设部门对工程实施的一些具体要求,如工期、施工组织、电力设施景观要求等;
·现有架空电力线路现状及线路负荷和用户负荷情况;
·该区块配电网10~15年的规划。
完成了上述资料收集,电力部门基本对工程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然后由工程主管部门牵头,编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时可采用横道图进度计划法或工程网络计划法。为了直观方便,一般采用较简单的横道图进度计划法。
工程实施分三个阶段:
·工程实施前期工作,包括电气改造方案编制、工程施工图设计、设备订货、政策处理等工作;
·土建施工,包括管线土建、设备基础土建等工作;
·电气施工,包括设备安装、电缆敷设、电气改接等。
上述工作完成后,工程管理部门召集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协调,论证分析工程进度安排合理性、科学性,实施过程的主要难点及工程要点等,统一意见,修改工程横道图进度计划,形成纪要下发各责任单位。
2 电气改造方案编制
结合城市道路改造,建设电力电缆管道,一般要求20年内不变,因此电气改造方案务必考虑周全,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结合城市道路改造也是贯彻落实城市配电网络规划、优化整合原有落后的配网结构的有利时机。因此电气改造方案编制显得非常重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总体原则,配电网网络结构应符合中远期规划要求;
·根据线路现有负荷和规划负荷水平,确定主线电缆和分支电缆线径,确保主线电缆10~15年不落后;
·划分供电区块,避免交叉供电,一般以道路划分供电区块;
·确定电缆管孔数,确保20年的发展前提,包括预留横穿管孔;
·选择配电网络结构模式,需考虑近期向中远期过渡方式,电缆网一般有以下几种典型的接线方式;主要采用单环和双环、∏形环网,局部采用“H”型、“T”型接线、三分段三联络、多用一备或网格化等接线方式;
·环网柜及电缆分支箱等设备的配置,一般电缆主干线的节点设备采用环网柜,分支线容量在800 kVA及以上或重要用户由环网柜直供,容量在800 kVA以下的分支线,可采用环网柜出线供电缆分支箱,再由电缆分支箱分配给多个小用户;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