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杂物电梯时间控制器及其检验
《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3.6项规定:对于曳引驱动的杂物电梯,应设置一个在杂物电梯运行时间大于正常运行时间10s以前,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并使其保持停止状态的装置。
大部分的杂物电梯是通过控制器内部的时间继电器(如plc内部时间继电器)来计时,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输出指令,使抱闸接触器动作,抱闸线圈失电制停驱动主机并使其保持停止状态。也有外加时间继电器来实现上述功能的,但其原理都是相同的。笔者在本文把实现上述功能的装置通称为时间控制器。
《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对3.6项给出的检验方法是:短接下极限开关,轿厢下行并完全压缩缓冲器,在限定时间前,查验主机电源是否被切断。笔者具体操作分3个步骤。1:先检测电梯全程运行t1;2:再短下接极限开关,检测电梯全程下行至停止的时间t2;3:比较:若t2-t1<10s,则该项合格。笔者认为短接上极限上行与短接下极限下行效果相同。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曾用另外两种方法与上述方法比对,结果相同。第1步与第2步同上,区别在第2步。其一是:轿厢停在顶层,切断主电源,拆掉电机三相电源线或拆掉与电机相连的运行接触器的线圈电源,然后给底楼指令,从给指令开始计时,至抱闸接触器失电止测得时间t2;其二是拆去轿顶平层感应器接线,轿厢停在一层,给顶楼指令,从给指令开始至抱闸动作失电止测得时间t2,欢迎业内读者进行方法比对。
3 开门走梯事故分析
3.1事故描述
某年某月某日某电缆厂。当搬运工乘电梯到达目的层站后,在从轿厢里面走出电梯门口轿厅门间层的瞬间,轿门和厅门突然关闭电梯启动,搬运工情急之下想飞身跨出电梯却被卡在门下。
3.2事故分析
开门走梯的原因,首先值得怀疑的是电梯门锁回路人为短接。经现场认真检查,人为短接门锁回路的的可能性被排除。经调查,该工厂生产的产品是非常细的漆包线。进一步的检查发现,电梯井道内、轿顶、门头缠绕了很多头发丝一样的铜线,还发现时不时有铜丝飘落。最终认定,罪魁祸首是该公司的半成品:裸铜丝。
假如c点与f点均有铜丝搭接到门头上而接地,此时只要其他层门(图中c点之前)是闭合的,那电流将从c点沿虚线流向f点,c点与f点之间所有的厅门锁与轿门锁将不再起作用。也就是说,只要有内指令或呼梯信号,在c点之后的任一层均可造成开门走梯情况出现。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铜丝搭接在了ms3这对触点上,同时jms触点也被铜丝搭接,也就是图1中c、d两点与e、f两点分别被飘落的铜丝短接,则轿厢在三楼时很容易发生开门走梯的情况。
上一篇:如何让电容传感器取代机械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