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技术再论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策略 正文
再论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策略

再论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策略

点击数:720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9:50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技术
  (11)系统设备的维护问题,应提倡现场模块级维护,对故障模块进行更换,尽量避免现场的元件级维护。

  (12)系统干扰主要有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长导线易引起传导干扰,所以要尽量减少电缆长度,要符合电器设备电磁兼容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辐射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则比较有限。

  (13)直流电源的配置方式需给以充分考虑。保护监控就地分散安装后,直流电源供电电缆成了主要的传导干扰源,因此其配置方式就成了抗干扰的瓶颈。

  (14)SCADA实时数据、电量计费数据、保护数据、故障录波数据等尽量统一规约,统一通道,统一时标。

  (15)事故总信号最好由保护系统的中心管理模块统一集中产生,

  (16)保护远方复归-自动化系统须考虑远方复归功能,但运行单位可根据当地的规定选择投入或退出以及屏蔽。

  (17)主变主保护高中低压后备保护非电量保护从硬件上应结合成一体,由于共用一套出口回路,如果分开设置相互之间连线太多,而且操作箱出口故障时后备也起不到后备作用。

  当然,在工程建设中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

4、一种典型的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方案

  按照全国电力调度“十五”规划的要求,电力自动化系统要实现主干通道光纤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电网调度智能化、运行指标国际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的目标。在此总的要求下,结合多种模式站的优点,提出一种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现方案,简述如下,其结构见图一。

  由于综合考虑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可维护性等因素,超高压变电站主接线形式一般按500KV进线采用3/2接线、200KV出线采用双母线单分段带旁路接线、35KV出线采用单母线的结构。[3]本方案即是基于这种接线方式而总体考虑的,当然也能适应其各种变形。系统结构框图如图一所示。

  整个系统的设计思想是分布分散或相对分散,即220KV/35KV的测控保护可按设备间隔或电压等级分散安装,当然也可以集中布置。系统的设计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抗干扰能力,尤其是防止由传导引起的干扰。

  整个系统采用三级总线结构。站级总线采用标准高速以太网络,10MB/100MB/1GB自适应,并兼容即将推出的10GB以太网总线结构,提供了高速的当地人机交互手段和完善的SCADA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变电站  电工技术电工技术 - 电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