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给出了算法在运行过程中节点平均消息负载与时间的关系示意。由图3可以看到随着部署节点的增加,每个节点的平均消息负载并没有显著的增加,这从另一方面验证了文中所设计的算法可适用于大规模的传感器网络;此外,还观察到从节点开始工作直至到达网络的生存时间,每个节点最大的消息负载只有5个,因此该算法是有效的。
7 结 论
为延长网络的持续工作时间,提出了一个基于备份感知节点的分布式算法,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在时间上有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可以指导我们在现有的情况下如何对节点进行优化管理从而提高网络生存时间。在今后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
①本文所提出的算法中在感知节点失效的情况下,由收集节点B主动发起泛洪信息,将会导致网络无线通道的拥塞引起网络性能的下降,并且网络中会出现某些节点收到多个邻节点发来的同一泛洪信息的现象,这将会占用节点宝贵的内存资源。能否采用其他方法来避免这种不必要的通信开销和资源占用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②在算法中,假定数据源节点的数量为一个且位置固定,今后需考虑当数据源节点为多个且移动情况下的分布式容错算法。
③传感器网络的算法都是与应用环境相关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只使用一个感知节点的话,由于节点观测事物角度的不同,将会影响数据采集结果的精确度,这就需要同时有多个节点间的合作以提高获取数据的准确度。如何在准确性和网络能耗两个方面进行折衷考虑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上一篇:VSWR(电压驻波比)测量仪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