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源动力技术其他电源技术有源电力滤波器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概述-推荐论文 正文
有源电力滤波器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概述-推荐论文

有源电力滤波器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概述-推荐论文

点击数:7160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7:43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其他电源技术
第一个条件在设计有源滤波器时通过考虑容量即可满足,而第二条常常是衡量有源滤波器性能好坏的关键。因为非线性负荷种类很多,需要补偿电流的变化率可能完全不一样,为了保证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跟踪能力,在设计时必须非常重视其电流变化率。因此为了提高dic(t)/dt,要么减小有源滤波器的等效电感L,要么提高逆变器输出电压U(c t)。有源滤波器的等效电感L 越小,其电流跟踪能力越强,但是L 过小,有源滤波器输出电流中基于开关频率的特征谐波会很大,而且一旦有源滤波器本身出现故障,会产生较大的过电流,从而影响系统。因此有源滤波器的等效电感不能选择过小。通常,如果以有源滤波器的电流容量作为电流基值,接入电压作为电压基值,则等效电感对应的基波电抗的标幺值约为20%,电感值通常为mH级别。

3.2.2 直流母线电容

      因为提高直流侧电容电压Ud c(t)可以提高有源电力滤波器电流跟踪能力。因此设计有源滤波器时,应该根据最恶劣的条件估算出需要补偿的负荷电流的最大变化率,选择合适的直流侧电压。直流侧电压选定后,在保证安全裕度的前提下选择开关器件的电压、电流等级。直流侧电容容量在允许的范围内(电容容量应避免与电抗产生谐振)当然越大越好,但电容过大增加了装置的成本。直流侧电容容量的选择主要是防止直流电容电压的波动,计算电容电压波动时必须考虑谐波引起的电容电压波动。

4  应用情况及前景展望

      目前,有源滤波技术已在日本、美国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得到应用,有许多工业装置投入运行;国内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在电力电子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有源电力滤波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价格也不断降低。随着人们对谐波污染认识的不断加深,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应用前景是相当光明的,在国内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作者简介

    江友华(1974-),男,现执教于上海电力学院,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曹以龙(1965-),男,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

参考文献

    [1] 姜齐荣,赵东元,陈建业.有源电力滤波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F Z Peng,H Akagi,and A Nabae.A New Approsch to Harmonic Compensation in Power System-A Combined System of Shunt Passive Active FiLTEr[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1990,6(26):983-990.
[3] 吴竞昌.供电系统谐波[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4] 王兆安,杨君,刘进军.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5] 戴朝波,林海雪,雷林绪.单相并联型电力有源滤波器的仿真分析[J].电网技术,2001,25(8):28-32.
[6] Peng F Z,Lai J S.Application Considerations and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unt Active and Series Activefilters in PowersystEMS[A].Proceedings of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cs and Quality of power[C].1996:12-20.
[7] 万蕴杰,周林,张海,等.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方案综述[J]. 电网技术,2005,29(15):51-55.
[8] 范瑞祥,罗安,李欣然.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系统参数设计及其应用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2):106-111.
[9] 周雒维,张东,杜雄,等.一种新型的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4):41-45.
[10] 李战鹰,任震,杨泽明.有源滤波装置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4,28(22):40-43.
[11] 夏向阳,张一斌.新型谐振型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其在中高压变电站中的应用[J]. 电网技术,2006,30(1):75-79.
[12] 乐健,姜齐荣,韩英铎.基于统一数学模型的三相四线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流滞环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27(10):85-91.
[13] 董密,成剑,罗安. 并联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电流跟踪的迭代学习控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9):104-107.
[14] 曾繁鹏,王建赜,伏祥运,等.基于系统电流检测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数字控制方法[J]. 电网技术,2005,29(24):49-53.
[15] 李圣清,朱英浩,周有庆,等.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四相输电谐波电流检测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3):12-17.
[16] 肖国春,刘进军,杨君,王兆安. 高压直流输电用直流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J]. 电工技术学报,2001,16(1):39-42.
[17] 黄敏,查晓明,陈允平. 并联型电能质量调节器的模糊变结构控制[J]. 电网技术,2002(7):11-14.



上一页  [1] [2] [3] 


本文关键字:论文  滤波器  其他电源技术电源动力技术 - 其他电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