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源动力技术其他电源技术基于SG3525的非接触式小功率电能传输系统 正文
基于SG3525的非接触式小功率电能传输系统

基于SG3525的非接触式小功率电能传输系统

点击数:742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6:0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其他电源技术

    (2)线径的选择。线圈绕制在铁芯材料上,在通过高频交变电流时,会发生“集肤效应”,使高频交流电阻大于直流电阻,且交变频率越高,穿透深度越小。为保证高频电流完全穿透导线,导线的直径不应大于两倍的穿透深度。穿透深度

基于SG3525的非接触式小功率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铜导线的电导率γ=5.8× 107s·m-1,磁导率μ=4π×10-7H·m-1,当开关频率为60 kHz时,带入公式可得△=0.27 mm,所以铜导线直径应<0.54 mm。由于功率较小,导线的电流密度可取J=3×10-6A·m-2,电流有效值取I=1 A,则导线的截面积

基于SG3525的非接触式小功率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由此,可选取线径为0.5 mm的铜导线双股并绕。

    4 系统实现及性能测试

    设计以SC3525为控制核心,设计工作频率为58.8 kHz,实测频率为56.7 kHz,驱动芯片为IR2111,开关管选用IRF540n,磁芯为软磁铁氧体磁芯EE42,线圈选用线径为0.5 mm的铜导线双股并绕,原边绕制20圈,电感值为47.9μH,副边绕制21圈,电感值为50.8μH。

    系统输入直流电压15 V,负载为100 Ω电阻,原、副边间距为1mm时,测得:副边电流0.15 A,原边电流0.19 A,经计算可得,功率传输效率为78.9%。当原、副边间距为3 mm时,功率传输效率为53.7%。随着距离的增加,功率传输效率将降低。当原、副边间距为7 mm时,功率传输效率较低,视为系统停止工作。

    5 结束语

    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以SG3525为控制核心的小功率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简单可靠,可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若将接收到的电压经整流滤波和稳压管7805后,供给单节锂电池管理芯片TL4906,即可实现对单节锂电池的无线充电。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其他电源技术电源动力技术 - 其他电源技术